节点文献

1日龄病弱太行雏鸡病原菌分离及传播途径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刘洁玉杨子龙王斌刘娜杨俊奇李博张欣姬晶晶刘彦威刘利强

【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河北省蛋肉鸡产业技术体系蛋鸡高效养殖团队河北省禽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 为了弄清1日龄太行雏鸡感染病原菌种类和传播途径,取41羽1日龄病、弱雏鸡,进行病理学观察;从肝脏等器官分离细菌,结合菌体形态、菌落特征和序列比对,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对孵化场蛋壳细菌污染和消毒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剖检显示病弱雏鸡皮下呈胶冻样水肿,卵黄吸收不良,肝脏肿大、呈土黄色;病理组织学显示肝窦状隙充满红细胞,肝细胞胞质疏松;肺泡管内有大量红细胞。共分离67株菌,分离率为78.80%(36/41),共感染率为46.34%(19/41)。鉴定出7种菌,其中大肠杆菌21株(31.34%)、粪肠球菌19株(28.35%)、志贺氏菌8株(11.94%),阴沟肠杆菌5株(7.46%)、沙门氏菌3株(4.48%)、Pseudomonas psychrotolerans 2株(2.99%)、Massilia alkalitolerans 1株(1.50%),新发现的菌株8株(11.94%)。蛋壳细菌污染情况调查发现蛋壳粪肠球菌污染率为66%~84%,且在孵化后期,粪肠球菌可穿过蛋壳,渗入蛋内。这些提示1日龄太行鸡病雏的感染涉及多种病菌,但以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为主。细菌可能通过污染蛋壳,渗入蛋内,引起雏鸡感染。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8-07-27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青岛
  • 【分类号】S858.31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