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肠道菌群对于CON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影响
【作者】 王禾穗源; 杨成茂; 郭倩; 荆喆; 孙宇; 吴震州; 赵立青; 乔明强;
【机构】 微生物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生命科学学院南开大学;
【摘要】 先天免疫系统细胞如树突细胞,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NK细胞对于许多类型的自身免疫的发展非常重要,而微生物也可以影响这些类型的活性细胞。在无菌条件下,NK功能也发生受损,可能是由于单核细胞产生I型干扰素不利于微生物刺激的反应(Ganal,2012)。T和B细胞数量减少,Ig A和Ig G抗体水平降低,对Th2 CD4+T细胞辅助方向强烈趋向。而将微生物重新引入无菌小鼠会恢复Th1和Th17比例。我们用五种混合抗生素清除肠道菌群,处理后小鼠肝脏内NK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抗生素处理小鼠的外观上无菌小鼠类似,脾脏变小,盲肠明显增大,而抗生素处理明显减轻ConA诱导的肝损伤,明显减低小鼠机体炎症因子IFN-γ,TNF-a,IL12,IL6,IL17的产生,特别是NKT细胞产生IFN-γ的能力也明显减弱。CD4,CD8细胞比例没有明显变化。我们的实验还发现,当对于抗生素处理的小鼠回灌正常小鼠粪便悬液,或者和野生小鼠同笼饲养,恢复其肠道菌群,实验小鼠恢复出现了和野生小鼠相同的表型,盲肠恢复,ConA诱导的肝损伤和野生型小鼠相似。而且肝脏NKT细胞比例也恢复到野生型。证明肠道微生物在ConA诱导的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综上,表明肠道菌群和肝脏免疫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肠道菌群可以通过改变肝脏免疫细胞比例或者功能影响肝脏免疫反应。
- 【会议录名称】 第八届泛环渤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八届泛环渤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8年学术交流会
- 【会议时间】2018-06-30
- 【会议地点】中国天津
- 【分类号】R575.1
- 【主办单位】北京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天津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河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山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内蒙古自治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辽宁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吉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黑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山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