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型抗癌剂FSH2-Lytic的实验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杨润琳刘娉徐宇平潘栋辉陈飞王立振严骏杰杨敏许清朱晨

【机构】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卫生部核医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药学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摘要】 目的:本研究以促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的激动剂FSH2(FSHβ33-53,YTRDLVYKDPARPKIQKTCTF)为靶向载体,融合裂解肽Lytic(Lys-Leu-D-Leu-Leu-Lys-D-Leu-Leu-D-Lys-D-Lys-Leu-Leu-Lys-D-Leu-Lsu-Lys-Lys-Lys),设计一种新型抗肿瘤多肽FSH2-Lytic。利用microPET初步评价FSH2-Lytic的靶向性,并通过细胞毒性及荷瘤鼠抑瘤实验,验证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合成NOTA-MAL-FSH2-Lytic,采用氟化铝(Al18F)一步法标记。HPLC法测定标记率和放化纯。建立PC-3荷瘤裸鼠模型,尾静脉注射18F-Al-NOTA-MAL-FSH2-Lytic 1.85 MBq(50μCi/只)后不同时间行micro PET显像,应用感兴趣区法计算主要脏器的摄取值。采用MTT法检测FSH2-Lytic对人PC-3肿瘤细胞系和293正常细胞系的毒性。建立PC-3荷瘤裸鼠模型并分组,尾静脉分别注射FSH2-Lytic(5mg/kg)和PBS,每周三次,共九次,测量肿瘤体积变化,评估抑瘤效果。结果:18F-Al-NOTA-MAL-FSH2-Lytic可在30分钟内制得,衰减校正的产率为46.87±2.1%,放射化学纯度达95%以上。PC-3荷瘤鼠注射18F标记多肽后移植瘤处放射性浓聚较不明显。定量分析表明注射60分钟后肿瘤的摄取值为1.40-±0.27%ID/g。肾脏处摄取值从注射后30分钟的29.26±0.70%ID/g降至注射后1小时的28.56±0.54%ID/g,提示放射性标记物可能通过肾脏排泄。体外实验表明FSH2-Lytic对PC-3细胞系的IC50值为75μM,40μM和100μM的抑制率为20.37±2.70%和65.24±1.40%。293细胞对其敏感性略低。荷瘤裸鼠经药物处理后,FSH2-Lytic组肿瘤平均体积比PBS组减少16.9%,但P值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icro PET显像表明融合多肽对PC-3肿瘤靶向性不高,体内外实验也证明此融合多肽对PC-3肿瘤的抑制活性较弱。两者结果吻合。提示microPET可快速、方便、准确判断药物靶向性,为抗肿瘤融合多肽的疗效评价提供指导作用。

【关键词】 FSH33-53-Lytic融合多肽肿瘤Al18Fmicro PET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81171399,81101077);NSNDCP(2012ZX09505-001-001);江苏省自然基金(BE2012622,BK2011166,BL2012031,RC2011095,H201028,BM2012066,BE2012622,BE2014609);江苏省卫计委项目(Q201406);无锡市社会发展项目(CSZ0N1320)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二届全国放射性药物与标记化合物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全国放射性药物与标记化合物学术交流会
  • 【会议时间】2014-11-07
  • 【会议地点】中国安徽合肥
  • 【分类号】R96
  • 【主办单位】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