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术中牵开器辅助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早期治疗sandersⅠ-Ⅱ型跟骨骨折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摘要】 目的跟骨骨折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往往需要有一定时期的软组织准备且术后有一定比例的皮肤坏死发生率。目的:探讨术中牵开器辅助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早期治疗sandersⅠ-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标准:sandersⅠ-Ⅱ型闭合跟骨骨折。手术时间:伤后早期手术,无需待跟骨外侧皮肤皱褶出现。手术方法:麻醉后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双侧跟骨骨折患者),术肢常规消毒铺巾驱血上止血带。在胫骨中段胫骨脊外侧垂直经骨干置入一枚Schenz钉,在跟骨外侧面跟腱止点前下方约2cm处垂直跟骨外侧壁置入另一枚Schenz钉,由于跟骨往往存在内翻,因此第二枚钉与第一枚之间存在一定的内翻,具体内翻角度根据术前跟骨轴位X片而定。手法向后下方牵引第二枚Schenz钉以回复跟骨高度及长度,同时并旋转Schenz钉以纠正跟骨内翻,用牵开器连接两Schenz钉并固定,术中透视了解跟骨内翻短缩畸形纠正情况,根据恢复情况进一步调整牵开器至恢复满意。对于Ⅰ型骨折经皮交叉置入三枚6.5mm埋头钉,一枚自跟骨结节后内侧由后下向前上达跟骨后关节面下;第二枚后外侧向前内侧达跟骨前结节,第三枚从跟腱止点内侧向前达跟骰关节面下缘。对于Ⅱ型骨折采用距下外侧跗骨窦切口暴露跟骨关节面,直视下复位后用塑性小重建板或裁剪后的跟骨钢板固定。其余经皮螺钉置入方法同Ⅰ型骨折。术后石膏踝关节0度位固定2-3周,视骨质量的粉碎程度逐步部分负重。结果:2015年明至2016年1月,总12例,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9岁。Ⅰ型骨折8例,Ⅱ型骨折4例。手术等待时间2-6天,平均4.5天。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术后未发生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骨折关节面及内翻短缩畸形纠正满意。有1例因骨质量较差过早负重发生术后塌陷。结论:术中牵开器辅助下微创复位内固定可较好纠正跟骨畸形,结合距下跗骨窦切口可较好回复关节面,目手术受软组织条件影响较小,可缩短患者手术等待时间,并可极大减少术后软组织并发症。但对于骨质疏松病人,具有潜在的固定失败率,需要适当延长免负重时间。
- 【会议录名称】 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6-09-08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杭州
- 【分类号】R687.3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浙江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