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Masquelet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伟栩李杭辛曾峰谢利军潘志军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摘要】 目的创伤,肿瘤或感染等原因造成的大段骨缺损目前仍是临床上的一大治疗难题。目前对于骨缺损的治疗主要包括自体骨移植、带血管蒂骨移植及牵张成骨技术。但是这些技术仍存在不少缺陷,例如技术难度高、学习曲线长、治疗时间长、骨不愈合率高等。Masquelet技术是法国学者Masquelet等在1986年提出的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新技术。该技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填充于骨缺损之间,待诱导膜形成后,第二个阶段在不损伤诱导膜的前提下取出PMMA,并行植骨内固定。目前Masquelet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创伤、感染及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应用Masquelet技术治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1例大段骨缺损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股骨骨缺损4例,胫骨骨缺损5例,桡骨骨缺损2例。创伤性骨缺损4例,骨髓炎7例,平均年龄44岁(23~74岁),平均骨缺损长度8.1cm(4.2~15.2cm)。4例同时植入BMP。所有患者均应用Masquelet技术分两阶段治疗:首先行彻底清创,填充带抗生素PMMA骨水泥,对伴有软组织缺损者,同时行皮瓣修复术。术后予钢板,髓内钉或外固定支架固定。平均9.5周(6-12周)后经评估无明显感染迹象后行二阶段手术,保留诱导膜取出PMMA,扩通髓腔,并行植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6~24)。二例患者出现植骨端再骨折,经再次植骨后痊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深部组织感染等并发症。平均骨缺损愈合时间为6.5个月(4~16个月)。结论:Masquelet技术是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

【关键词】 Masquelet技术大段骨缺损骨水泥
  • 【会议录名称】 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6-09-08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杭州
  • 【分类号】R687.3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浙江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