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MR(3.0 T)3D-SPACE-STIR序列增强扫描在臂丛节后神经源性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 王健; 王溯源; 余方正; 倪晓; 杜胜虎; 高凯鸣; 方有生; 劳杰; 顾玉东;
【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外科周围神经外科;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MR(3.0 T)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序列(3D-SPACE-STIR)增强扫描显示臂丛节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12月对12例怀疑臂丛节后神经来源肿瘤患者行MRI(3.0 T)常规检查序列、3D-SPACE-STIR序列平扫和增强扫描,将3D-SPACE-STIR序列平扫和增强的原始图像分别进行MIP重建,最大限度显示臂丛神经根、干、股、束结构,观察节后臂丛神经来源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信号强度、边缘是否光滑、与近侧段和远侧段臂丛神经的关系、以及有无神经卡压征象等,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肿瘤组织病理,术后6月再次行MRI(3.0 T)常规检查序列、3D-SPACESTIR序列平扫和增强扫描复查。结果 12例臂丛节后神经肿瘤病变在增强扫描的3D-SPACE-STIR序列中均显示清晰,其中上干5例,中干2例,下干1例,外侧束3例,后束1例,肿瘤体积最大5.4×4.2×4.3cm3,最小2.4×1.2×1.3cm3,神经鞘瘤10例,神经纤维瘤2例,神经鞘瘤表现为圆形或者椭圆形高信号(稍高信号),信号高于神经纤维束,肿瘤与神经纤维延续,神经纤维瘤呈梭形、纺锤状稍高信号或者混杂高信号,术后6月臂丛节后神经增强3D-SPACE-STIR扫描重建图像表现为不均匀稍高信号,神经纤维连续性完整。结论增强MR(3.0 T)3D-SPACE-STIR序列能清晰显示臂丛节后神经根、干、股、束部位的肿瘤病变,重建图像表现为高信号或者稍高信号,能为臂丛节后神经源性肿瘤定位及定性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 【会议录名称】 2016年浙江省手外科暨显微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2016年浙江省手外科暨显微外科学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6-04-15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嘉兴
- 【分类号】R739.4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浙江省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浙江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