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河南濮阳丝棉木丛枝病原菌的检测与鉴定
【作者】 王圣洁; 张文鑫; 李永; 林彩丽; 汪来发; 朴春根; 谢守江; 田国忠;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濮阳市林科院;
【摘要】 丝棉木(Euonymus maackii Rupr),属卫矛科植物,由于其适应能力强,观赏价值高,已逐渐成为园林绿化中落叶小乔木的主流树种。从河南濮阳采集到表现丛枝症状的感病丝棉木植株,主要表型症状为:叶片变小、叶部黄化卷缩、节间缩短、枝条顶部丛生严重。本研究旨在确定丝棉木丛枝的病原。以丝棉木丛枝叶片总DNA为模板,利用植原体通用引物对P1/P1和FDtufF1/FDtufR1进行16S rDNA和tuf基因的扩增和测序,获得了大小为1.6kb的16S rDNA片段和932bp tuf基因片段,用所测16S rDNA基因序列和tuf基因序列与其他已知种类植原体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丝棉木丛枝植原体的这两个基因序列都分别和枣疯病的两个序列在一枝系上,同属植原体16S rV-B组。再将获得的16S rDNA基因序列输入到iPhyClassifier中进行虚拟RFLP分析,结果显示丝棉木丛枝样品与枣疯样品具有完全相同的酶切图谱。以本实验室建立的16S rVb-LAMP诊断方法,同样获得了阳性的结果。本文首次对丝棉木丛枝病害进行了分子诊断与鉴定,确立了其植原体的分类地位。本文在增加植原体侵染寄主种类、丰富植原体多样性的同时,也为丝棉木丛枝植原体病害防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丝棉木丛枝植原体的检测、预防、治疗都有积极作用,也为丝棉木栽培管理和病害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植原体检测方面,应用了新的检测手段LAMP,为植原体检测增加了可靠性。关于丝棉木丛枝植原体和枣疯病植原体的关系,笔者注意到了丝棉木和枣树栽培管理上有一定关联,但这种关联是否有构成植原体传播的因果关系尚待验证,后续研究将从植原体跨物种传播、植原体分类、致病分子机理、遗传本质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 【会议录名称】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7-07-25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泰安
- 【分类号】S436.8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病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