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香蕉枯萎病菌厚垣孢子形成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Establish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Chlamydospores Formation in 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作者】 丁兆建; 漆艳香; 曾凡云; 彭军; 谢艺贤; 张欣;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摘要】 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是威胁我国乃至世界香蕉(Musa spp.)生产的重要植物土传病原真菌,其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至30年,是轮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主要障碍,故所引起的香蕉枯萎病的防控难度极大。迄今,香蕉枯萎病菌厚垣孢子形成机制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解析该病原菌厚垣孢子的形成机制,最终为香蕉枯萎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笔者建立及优化了厚垣孢子的诱导形成体系,研究发现该病原菌菌丝在含有七水硫酸镁(7H2O·MgSO4)和磷酸二氢钾(KH2PO4)两种盐溶液体系中,添加作为碳源的葡萄糖(Glucose)或碳酸镁(MgCO3)浓度为1 mg/L时,在28℃黑暗静止条件下培养4d,诱导几乎所有的菌丝顶端和部分菌丝中间产生了圆形和椭圆形的厚垣孢子,葡萄糖或碳酸镁的浓度增大或降低均导致厚垣孢子产量的减少,这说明碳源在该病原菌厚垣孢子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开关作用;此外,碳酸镁作为碳源优于葡萄糖作为碳源时产生厚垣孢子的数量。该诱导体系的建立为香蕉枯萎病菌厚垣孢子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原材料,相关后续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No.CARS-32-0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No.2015hzs1J01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163103)
- 【会议录名称】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7-07-25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泰安
- 【分类号】S436.68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病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