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黑河—贺根山缝合带中段的闭合时限及位置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伟民刘永江冯志强赵英利梁琛岳温泉波刘宾强周建平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摘要】 <正>中国东北地区地处中亚造山带东段(兴蒙造山带),夹持于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由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地块及缝合带相互拼合而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松辽地块(松嫩地块)、佳木斯地块,各地块之间分别以新林—喜桂图缝合带、黑河—贺根山缝合带、牡丹江缝合带为界(图1)。该区域形成于古生代古亚洲洋构造体制,又经历了中生代以来鄂霍茨克构造体制和古太平洋构造体制的叠合与改造。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使其成为地学界研究

【基金】 科技部973课题项目(No.2013CB429802)资助
  • 【会议录名称】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七)——专题15:中央造山系构造演化、专题16:华南大陆构造、专题17:中亚造山带与成矿
  • 【会议名称】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6-10-15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P542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组委会、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与成矿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