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2010年中国CHINET耐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糖非发酵细菌耐药性监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沈继录徐元宏熊自忠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摘要】 目的:了解2010年我国不同地区14所医院临床分离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非发酵菌的分布、药敏特点及耐药机制。方法共收集14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6145株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非发酵菌,按照统一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ISI 2010年版标准判读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I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碳青酶烯类耐药的非发酵菌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51%)、铜绿假单胞菌(27%)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4%)为主,主要分离自痰标本(76%),并且主要来源于浙江大学一附院(20%)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4%)。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对各抗生素的耐药率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分别为41.7%和40.9%外,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50%。碳青酶烯类耐药的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模式以IMP-R和MEM-R为主(74.4%)。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机制主要以外排泵机制为主,其次是孔蛋白缺失机制,产金属酶机制最少;鲍曼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机制也主要系外排泵机制,孔蛋白缺失和产金属酶机制较少。结论碳青酶烯类耐药的非发酵菌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主。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对该类细菌仍保持较好抗菌活性。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机制主要以外排泵机制为主,其次是孔蛋白缺失和产生金属酶。

  • 【会议录名称】 第二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三江论坛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二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三江论坛
  • 【会议时间】2011-09-27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宁波
  • 【分类号】R446.5
  • 【主办单位】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