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硅钙锡石热相变的动力学及晶体学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薛源李国武邢晓琳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科学研究院晶体结构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GPMR)

【摘要】 硅钙锡石,CaSnSi3O9·2H2O,一种稀有的含锡和钙的含水链状硅酸盐。本文基于国内首次发现的结晶良好的硅钙锡石晶体,并进行了详细的晶体结构和成因研究,且在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晶体结构和成因方面的问题。因此,通过加热试验和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对其热相变过程中成分和物相的变化进行了讨论。结合硅钙锡石的热分析数据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硅钙锡石的热相变主要分为4个阶段:350-800℃为晶格水分子脱失阶段;800-950℃出现短暂的玻璃相;950-1000℃为锡石+硅灰石+方英石形成阶段;1000-1200℃为锡石+硅灰石转变为马来西亚石阶段。硅钙锡石的固态相变过程中包含以下几种相变类型:350-800℃,配位水逐渐脱失,以形成无水硅钙锡石,晶胞参数先变小,后逐渐非晶质化,此阶段为无序化相变;800-950℃,开始发生脱溶转变,形成人量的胞状、树枝状、球状脱溶物,颗粒呈现出明显的脱溶区和未脱溶区(如图1a);950-1000℃,脱溶物发生共析相变,Sn原子向脱溶物的边缘扩散,旧相转变为Sn原子贫化区和富Sn的针状体(如图1be),并进一步转变为方英石、锡石和硅灰石颗粒(如图1f);1200℃左右,锡石和硅灰石发生包析相变,转变为新的马米西亚石相(如图1gj)。但通过扫描电镜进行观察,该固态相变过程的实际情况较为复杂,不仅存在大量的过渡相,并且在同一颗粒上可以同时保留多个相变阶段。本文对热相变过程中的相变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对儿种物相间转变时晶体结构发生的变化进行了讨论。该实验结果为XCaO-SiO2系和CaO-SiO2-XSnO2系微波介质陶瓷的合成及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且对变质矿物的成因研究提供了一些帮助。

【关键词】 硅钙锡石X射线衍射微形貌热相变
  • 【会议录名称】 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摘要集
  • 【会议名称】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6-10-21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P573;P578.94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环境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物理矿物结构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因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新矿物分类及命名专业委员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工艺岩石学分会、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矿物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筹)、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