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乌鳢三倍体的诱导及鉴定
【作者】 邹远超; 李中; 文正勇; 覃川杰; 谢碧文; 岳兴建; 王淯; 齐泽民;
【机构】 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 针对乌鳢雌雄个体生长差异过大,雌性个体性成熟后生长出现缓慢等问题,开展了人工诱导乌鳢三倍体研究。采用热休克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排放的方法诱导乌鳢三倍体,筛选出最佳的起始时间、处理温度和持续时间。同时采用DNA含量测定法和红细胞(核)大小鉴定法对获得的三倍体个体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热休克法适宜诱导条件为28℃±0.5℃培育水温下授精后4 min,在42℃水温中持续处理4 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达到87.69%;(2)三倍体与二倍体DNA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其比值为1.50:1.00;(3)二倍体和三倍体在红细胞长径、红细胞体积、红细胞面积、红细胞核长径、红细胞核体积、红细胞核面积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二倍体相比,三倍体红细胞体积和核体积分别是其1.69倍和1.60倍。此外,两种倍性乌鳢红细胞形态存在明显差异,在三倍体中观察到有异常红细胞的存在。本研究采用热休克方法,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乌鳢三倍体诱导方法。
- 【会议录名称】 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5-09-18
-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乐山
- 【分类号】Q953
- 【主办单位】四川省动物学会、四川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