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中至大型肩袖全层撕裂的早期疗效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陈刚潘界恩黄成龙谢娟蔡震海张玉山龚遂良

【机构】 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骨科

【摘要】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中至大型肩袖全层撕裂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06月期间,我科收治且获得随访的100例中至大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其中男63例,女37例,平均年龄58.7岁(46~7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分别在关节镜下应用双排缝合桥技术和单排缝合技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术后允许早期被动活动度训练,对照组则常规肩外展6周固定,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前屈和体侧外旋角度(ROM)、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UCLA)及美国肩肘外科评分标准(ASES)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术后3个月时功能恢复情况,并与术前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6.7个月(8~24个月),治疗前两组各评价指标无显著差异,随访术后3个月时,治疗组VAS疼痛评分1.7±1.5分,前屈角度168.3±30.2°,外旋角度47.0±11.0°,UCLA评分31.7±4.23分,ASES平均评分86.2±14.59分,较对照组VAS疼痛评分3.9±2.1分,前屈角度120.2±51.6°,外旋角度31.8±13.8°,UCLA评分18.2±4.83分,ASES评分35.9±17.68分,有明显优势,所有评价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出现再撕裂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是治疗中至大型肩袖全层撕裂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在术后早期获得良好的肩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会议录名称】 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关节专题
  • 【会议名称】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5-09-10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杭州
  • 【分类号】R687.4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