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椎板成形术和椎板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脊髓病的对比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胡勇赵红勇董伟鑫袁振山徐荣明马维虎

【机构】 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萧山区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摘要】 目的:比较centerpiece椎板成形术与椎板切除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影像学结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2007年2月至2012年1月,因多节段颈脊髓病需行手术治疗80例患者,排除颈椎后凸畸形、滑移和严重后纵韧带骨化的20例患者。36例患者行centerpiece椎板成形术(A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40-75岁,平均64.5±24.5岁,减压3-5个节段,平均3.73±1.27个节段,术后随访10一55个月(平均30.3±8.7个月)。同期接受椎板切除融合术的患者24例(B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36-70岁,平均62.6±25.6岁;减压3-6节段,平均4.85±1.15个节段,术后随访15~60个月(平均31.6±6.5个月)。记录患者的神经功能JOA分值和项和肩的疼痛范围的VAS分值,记录术后出现C5神经麻痹的患者,在X线侧位片上测量C2与C7椎体后壁切线夹角α,以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上C2与C7椎体后壁切线夹角的差异来计算颈椎活动度。结果:两组手术时的平均患者年龄、手术节段数、术前JOA分值、术前颈椎曲度和随访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即时JOA分值平均改善率为55.17%±18.51%,B组为51.01%±35.6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末次随访JOA分值分别为(13.46±1.39)分和(12.25±1.52)分,A组与术后即时(13.69±2.49)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术后即时(14.07±1.73)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颈椎曲度为18.8°±5.9°,与术前18.3°±5.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颈椎曲度为17.1°±5.5°,与术前19.0°±5.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平均颈痛VAS分值(3.6±2.7)分,与术前(3.5±1.6)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平均VAS分值(2.9±3.1)分,与术前(6.0±2.3)分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颈椎活动度平均降低了8.57°±11.12°,与B组降低量12.57°±11.05°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C5神经麻痹的发生率为2.8%(1/36),B组为12.5%(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5,P<0.05)。结论:Centerpiece椎板成形术和椎板切除融合术后短期都可取得良好的神经功能改善率,但椎板切除融合术后有后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可能;椎板成形术较椎板切除融合术对患者颈椎活动度影响小,但它并不能避免活动度减小,但这种活动度的保留可能诱发轴性疼痛的发生;椎板成形术可维持前凸,而椎板切除融合术可适当恢复生理前凸,有一定的矫形作用,但这种矫形作用可能诱发术后颈5神经麻痹。

【关键词】 颈椎脊髓病椎板成形椎板切除融合
  • 【会议录名称】 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脊柱专题
  • 【会议名称】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5-09-10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杭州
  • 【分类号】R687.3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