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甲状腺结节的声像特征对于鉴别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郭家宝胡瑛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体回声、结节纵横比(L/T)、钙化特征、血流信号的分布及分级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甲状腺癌的各个客观恶性声像特征,提高超声医师的实际鉴别诊断能力,降低漏诊与误诊的发生率。方法:选取39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计412个结节,男90例,女309例,男女比例3.43:1,年龄范围10~80岁,平均46.67±12.4岁,良性结节202个,恶性结节210个,均进行FNA后得到细胞学病理证实。根据所需声像特征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按甲状腺腺体回声、横向L/T>1与纵向L/T>1、钙化、结节内部及周围血流分布情况及血流的分级进行分组,并将客观的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同时计算各特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的甲状腺腺体回声(χ2=4.736,P=0.03),结节横向纵横比(χ2=67.774,P<0.001),结节纵向纵横比(χ2=107.584,P<0.001),钙化特征(χ2=77.047,P<0.001),血流分布(χ2=56.604,P<0.001),以上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血流分级0-1级与2-3级两组良、恶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声像特征,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其中横向L/T≥1的敏感性最高78.1%,纵向L/T≥1特异性最高92.1%,钙化组准确性78.5%。结论:结节纵横比、微钙化、血流分布等超声特征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合理分析客观超声征象,在超声检查过程中,要结合多个指标综合分析,以达到提高超声阳性检出率的目的。

  • 【会议录名称】 2015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2015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5-09-04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温州
  • 【分类号】R736.1;R445.1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