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违法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后情况调查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林祥吉

【机构】 北京市安康医院

【摘要】 目的了解违法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后在社区的情况,探讨其再次实施违法行为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全国7家安康医院,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强制医疗后出院的精神障碍患者用自拟问卷《安康医院违法精神障碍患者随访问卷》进行随访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出院后在社区情况和重复违法情况等内容。研究组为出院以后再次违法者(称为重复违法者),对照组为出院后未违法者。违法行为以达到拘留为标志。结果共随访775人,其中死亡53人,迁居34人,患者或家属拒绝9人,失访原因不明13人,其他情况(例如回监管场所、住院等)61人,605人完成随访调查表的填写。出院后的病情:研究组病情一直稳定的占12.7%,曾波动一次的占1 8.2%,间歇发作的占45.5%,再次发作后一直未缓解的占23.6%,而对照组分别为57.5%、21.3%、14.6%、6.5%,两者的病情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c2=58.9,P=0.001)。服药情况:研究组坚持服药的仅为2 1.8%,出院后不久就断药的为52.7%,间断或者不规律服药的占25.5%;而对照组两者分别为43.9%、20.6%和35.4%,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c2=29.2,P=0.001)。与家人的关系:研究组与家人关系不合的占41.8%,一般的占38.2%,和睦的占20.0%;对照组分别为8.5%,57.0%,34.5%。两者与家人关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5,P=0.03)。有无监护人方面:研究组85.5%有监护人,而对照组为94.2%,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54.6,P=0.001)。服药费用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两者服药费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c2=3.0,P=0.39)。结论部分精神障碍患者违法后,经过法定程序鉴定,可能会判定无责任能力。而这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重复违法,成为当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能有效预防精神障碍患者的重复违法,应重视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若精神障碍患者能够得到充分有效治疗,而且病情保持稳定,那么严重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就可大大减少。我国的现状是,大多数患者未能得到正规治疗,少数能够入院治疗的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后也难以坚持长期服药,因此这些患者常常处于发作-治疗-缓解-停药-再次发作-病情恶化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中,再加上全社会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知晓率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导致精神障碍患者即便康复了也会受到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这些因素都造成了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率低下,容易出现违法行为。

【关键词】 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调查
  • 【会议录名称】 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5-09-17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济南
  • 【分类号】D919.3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Psychiatry)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