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血小板五羟色胺水平降低与中枢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 李霞; 房圆; 肖世富; 彭素芳; 董晓蔚; 郑贤杰; 白丽; 李华芳; 肖泽萍;
【摘要】 目的不少研究者认为,血小板五羟色胺(5-HT)水平可作为抑郁症或其它精神疾病的外周生物学标记物,但却始终未能明确外周血的5-HT水平与中枢的关联性。血小板5-HT水平是否是抑郁症的外周标记物也始终没有一致结论。因此,本研究拟通过临床抑郁症患者的研究,结合抑郁症动物模型研究,深入探讨5-HT水平作为抑郁症外周标记物的地位,以及与中枢的关联性。方法 1.根据入组与排除标准招募入组18-64岁的抑郁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评估与血小板5-HT检测。2.大鼠试验采用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CUMS)建立抑郁模型,应激+生理盐水组在应激同时予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应激+治疗组同时予西酞普兰(10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大鼠不予应激,每天予生理盐水注射。每组8只SD大鼠。每周称体重一次。在基线与6周末进行糖水偏爱试验。处死后取动物外周血与大脑组织(前额叶、海马与中缝核)。3.用HPLC检测血小板的5-HT水平,用ELISA方法检测脑组织的5-HT浓度。结果 1.共收集45例未用药的抑郁症患者,男性19例(42.2%),年龄(39.6±13.2)岁。32例用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的抑郁症患者,男性9例(28.1%),年龄(44.4±14.5)岁。32例健康对照者,男性9例(28.1%),年龄(44.28±9.443)岁。性别、年龄3组无显著差异(p>0.05)。2.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的抑郁症患者的血小板5-H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57.3±36.4 VS 558.0±199.3 ng/109,p<0.01),也明显低于未用药的抑郁症患者(57.3±36.4VS646.4±259.0 ng/109,p<0.01)。未用药的抑郁症患者与对照组的血小板5-HT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3.动物试验中,对照组有1只意外死亡。4.CUMS大鼠未用药组的糖水偏爱度明显低于CUMS药物治疗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大鼠。提示应激抑郁模型成功建立,抗抑郁药能有效逆转动物的抑郁反应。5.与临床结果相似,应激+西酞普兰大鼠的血小板5-H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大鼠(684.1±335.6 VS 1473.4±390.9 ng/g,p<0.01),也明显低于应激未用药大鼠(684.1±335.6VS 1559.0±424.4 ng/g,p<0.01)。而应激未用药组与对照组大鼠的血小板5-H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6.三组间大鼠的血浆5-HT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7.CUMS未用药组大鼠的海马5-HT水平显著高于CUMS治疗组与对照组大鼠。前额叶与中缝核中三组的5-H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8.血小板的5-HT水平与脑组织中的5-HT水平不相关。结论在抗抑郁药治疗后,血小板的5-HT水平明显降低,因此血小板的5-HT水平可以作为抗抑郁药的服药依从性指标。不过,血小板的5-HT水平与脑海马、前额叶等脑组织的5-HT水平不相关。
- 【会议录名称】 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5-09-17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济南
- 【分类号】R749.4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Psychia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