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紫癜性肾炎患儿尿中血管紧张素原水平的影响
【作者】 黄岩杰; 张笑聪; 吕晶晶; 杨晓青; 梅晓峰; 李静; 李金刚; 翟文生; 任献青; 张建; 郭庆寅; 杨濛; 张霞; 丁樱;
【机构】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河南中医学院儿科;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联合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抑制剂(ARB)对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尿血管紧张素原(AGT)的影响。方法:收集了107例HSPN住院病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合并用药的不同,将HSPN分为治疗组Ⅰ(犀角地黄汤加减+ARB类药物)、治疗组Ⅱ(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组Ⅲ(玉屏风散合知柏地黄汤加减+ARB类药物)、治疗组Ⅳ(玉屏风散合知柏地黄汤加减)。结果:①HSPN治疗前尿中血管紧张素原(AGT)和丙二醛(MDA)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②HSPN治疗前尿AGT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MDA均呈正相关关系。③各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尿MDA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除治疗组Ⅱ外,尿AGT的水平在其它三组均较治疗前明显较少。④尿AGT和MDA的水平在治疗组Ⅲ下降最为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是通过联合的抗氧化作用减少了尿中AGT的漏出和分泌,从多途径阻断了肾内RAS的激活,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尿血管紧张素原;
尿丙二醛;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氧化应激;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九次全国儿科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
- 【会议名称】第十九次全国儿科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5-11-06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R726.9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