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特发性男性不育GWAS10个相关SNP在中国人群中的验证研究
【作者】 刘舒媛; 张昌军; 彭海英; 黄小琴; 孙浩; 林克勤; 黄铠; 褚嘉祐; 杨昭庆;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摘要】 男性不育是一种多复杂的因素疾病,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发现了一些潜在的致病基因,各项研究结果有相似也有不同,仍需在不同群体中进行验证。本研究从已发表的GWAS研究的结果中选出10个与特发性男性不育相关的SNP位点(LSM5基因中的rs215702、SLC1A1基因中的rs6476866、DPF3基因中的rs10129954、PDE3A基因中的rs10841496、FSHB基因中的rs10835638、MTHFR基因中的rs1801133、CLOCK基因中的rs3749474、PEX10基因中的rs2477686、AhR基因中的rs2066853和rs2158041),验证这些位点与中国人群特发性男性不育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136例特发性男性不育病例和456例正常可育对照,采用sequenom Massarry SNP分析技术对这10个SNP候选位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发现,SLC1A1基因中的rs6476866(P=0.0001919,OR=0.5905,95%CI:0.447-0.78)、DPF3基因中的rs10129954(P=0.00228,OR=2.199,95%CI:1.311-3.689)以及LSM5基因中的rs215702(P=0.004355,OR=1.494,95%CI:1.133-1.971)3个SNP位点与中国特发性男性不育相关,其中,rs6476866(SL1A1)与弱精症显著相关(P=0.003032,OR=0.1632,95%CI:0.4488-0.8511),rs2477686(PEX10)与寡弱精症显著相关(P=0.001139,OR=2.935,95%CI:1.492-5.775)。另外,线性回归法分析发现,有7个SNP位点显示出与精液参数改变具有相关性:rs215702(LSM5)、rs2066853(AhR)、rs1801133(MTHFR)、rs3749474(CLOCK)和rs6476866(SLC1A1)五个SNP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精子密度大小相关;rs215702(LSM5)的不同基因型与精子总数相关;rs215702(LSM5)、rs10129954(DPF3)、rs3749474(CLOCK)和rs10841496(PED3A)四个SNP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精子活力相关。不同群体间的研究得到相似的与特发性男性不育可能相关的位点,提示,特发性男性不育在不同的群体间可能有相同的发病机制或者信号通路。
- 【会议录名称】 遗传多样性:前沿与挑战——中国的遗传学研究(2013-2015)——2015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2015中国遗传学会大会
- 【会议时间】2015-08-14
- 【会议地点】中国云南昆明
- 【分类号】R698.2
- 【主办单位】中国遗传学会(Genetics Society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