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LJ36/14基因分型的研究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牛羊传染病创新团队;
【摘要】 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以牛发热、粘膜糜烂溃疡、白细胞减少、腹泻、咳嗽及怀孕母牛流产或产出畸形胎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BVDV与猪瘟病毒、绵羊边界病毒同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在血清学上有交叉反应。北欧一些国家通过严格检疫和扑杀措施已根除了牛病毒性腹泻,我国尚未开展BVDV的根除计划。BVDV目前仍然是我国养牛业面临一个重要病原,同时也是国内外组织培养用牛血清中一个主要外源病毒,对生物制品的生产和使用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2014年从黑龙江省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肉牛群采集了40份鼻腔棉拭子,经接种MDBK细胞后分离到一株BVDV,命名为LJ36/14。对该分离株的5‘端非编码区的RT-PCR产物进行了基因序列测定,BLAST结果表明该毒株与BVDV1型的BJ09 26和JS12/02毒株的部分序列同源性为99%以上。随后对其Npro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用MEGA5软件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该毒株为一新的未知亚型,暂定为BVDV1v亚型。国外学者最早开启了BVDV基因分型的研究,至2005年已确定了BVDV1型有12个亚型(1a-11)。我国学者于2016年确定了猪源BVDV的ZM-95株为1m亚型。2008年日本学者确定了BVDV1型的1n和1o亚型。我们于2006年开展了BVDV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行了BVDV基因分型的研究,初步确定了国内牛的BVDV主要流行毒株为BVDV1m亚型,其次为BVDV1b和BVDV1p亚型,其中BVDV1p亚型为一新基因亚型。而2015年国内的一篇研究报告亦表明BVDV1m亚型为主要流行毒株,其次为BVDV1b和BVDV1u亚型,其中BVDV1u亚型为国内首次确定的一个新亚型。到目前为止,BVDV1型已被分为22个基因亚型,其中亚洲流行主要有1m、1n、1o、1p、1 q、1u和1v等7个亚型。这些研究为我国BVDV诊断、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5-09-03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济南
- 【分类号】S852.65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