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日龄因素对育成鸭坦布苏病毒易感性影响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路云建刁有祥窦砚国张璐李川川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禽病研究室

【摘要】 引言坦布苏病一般造成雏鸭和产蛋鸭大量发病,而育成鸭感染后,临床症状轻微。研究显示日龄因素可能会影响TMUV感染的严重程度。目的研究不同周龄育成鸭对TMUV的易感性,为生产免疫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将560只育成鸭随机分为7个周龄组,每个周龄组分为静脉组25只、鼻内组25只和对照组25只,每组隔离饲养。每只攻毒组鸭接种4.2mL病毒尿囊液(1.265x105ELD50/只),对照组接种相同剂量的PBS,攻毒后连续观察20d,记录发病情况。定期剖杀攻毒组和对照组鸭,记录剖检变化。采集各器官、血清样品及泄殖腔和喉拭子。组织匀浆以备定量各组织病毒载量,组织固定后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与讨论7和21周龄鸭出现精神沉郁、缩颈、嗜睡和食欲减退等症状,而其它周龄组鸭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感染鸭突出的剖检变化主要包括肝脏肿大,脑膜充血,心肌水肿软化,十二指肠出血,肺脏水肿淤血。但是在12、14和16周龄鸭仅出现脑膜充血,肠道出血,其它器官无明显病变。感染鸭显微病变主要出现在脑部、心脏、肾脏、卵泡、肝脏和脾脏等,包括出血、坏死以及单核细胞浸润,但14和16周龄鸭组织显微结构完整,出血轻微。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阳性着色点主要存在于心脏颗粒变性区,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小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脾脏肿胀淋巴细胞,但14和16周龄鸭组织中阳性着色点着色浅、分布窄。组织病毒载量先减少在14或16周龄达到最小值然后再增加;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先增加在14周龄有最大值然后再减少;16周龄和18周龄对照组和试验组血清中细胞因子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TMUV感染后多器官的炎性损伤可能是育成鸭发病的原因,病毒在组织内广泛分布,病毒可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综合病理组织学变化、病毒载量和免疫反应各方面,14和16周龄育成鸭对TMUV的抵抗力较强。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5-09-03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济南
  • 【分类号】S858.32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