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猪CD163分子在PRRSV感染PAM细胞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 冯亚琼; 杜东颖; 王冬梅; 崔春晓; 秦运杰; 李娜娜; 杨青原; 夏平安; 张改平;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摘要】 目的研究CD163分子在PRRSV感染PAM细胞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本试验用生物学软件分析猪CD163分子的结构,采用RT-PCR的方法将猪CD163分子胞外区分为四个片段进行扩增,并分别克隆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四种重组表达质粒,最终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在IPTG诱导下分别获得四种融合蛋白,用这四种融合蛋白分别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经间接ELISA方法检测,四种多抗克隆抗体效价分别为1:10240,1:12800,1:25600和1:12800。用饱和硫酸铵盐析法和DE-52离子交换层析技术二步法提取并纯化得到四种纯度较高的特异性抗体。用制备的四种抗体,以及四种抗体的混合物分别封闭PAM细胞1h,经PRRSV感染24h和48h,同时设置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组,用已建立的绝对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感染细胞中PRRSV的mRNA水平,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进行处理所得到的数据。结果与讨论鼠抗猪CD163-P3抗体能够阻碍PRRSV感染PAM细胞,并暗示CD163-P3(SRCR5-6)可能参与PRRSV感染PAM细胞过程,其他片段不影响PRRSV感染宿主过程,这与人们所认为的CD163分子的主要功能结构域可能是SRCR5相一致。结论用本试验方法所制备和纯化的抗体具有生物学活性,且CD163在PRRSV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发挥作用,且发挥功能作用的部分是CD163-P3(SRCR5-6)。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5-09-03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济南
- 【分类号】S858.28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