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异源表达核糖体失活蛋白(α-MC)亚细胞定位及对TMV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魏周玲刘燕许博文匡传富吴根土青玲陈德鑫孙现超

【机构】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湖南省烟草公司郴州市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摘要】 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RIP)是一类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毒蛋白,通过对核糖体大亚基RNA的3′端茎环结构中一个高度保守的核苷酸区域的作用,破坏核糖体大亚基RNA的结构,使核糖体失活。研究表明,RIP具有多种酶活性,且抗肿瘤、广谱性抗病毒,以及对真菌和昆虫也有抗性。如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okeweed antiviral proteins,PAPs)对多种植物病毒和动物病毒表现出很强的抗病毒活性,目前认为PAP是一种广谱性的抗植物病毒蛋白;也有报道称苦瓜中的核糖体失活蛋白α苦瓜素,从苦瓜种子提纯后预处理植物,能使病毒的积累量减少。但对于异源表达的α-MC(Alpha-momorcharin)在烟草中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对植物病毒的抑制作用均没有报道。本项研究从苦瓜和商陆春叶中获得目的基因α-MC、PAP,测序比对正确后构建到pCV-mGFP-C1植物表达载体,接种本氏烟,72h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亚细胞定位情况,发现α-MC和PAP均定位在细胞质膜上,且异源表达α-MC的烟草细胞比异源表达PAP的更完整,这可能与PAP在发挥抗病毒过程中对寄主植物存在一定的毒性有关。为进一步研究异源表达的核糖体失活蛋白对植物病毒的影响,用Westernblot验证了蛋白的表达。在接种核糖体失活蛋白的本氏烟上注射TMV-GFP,与空白对照相比,注射TMV-GFP后48h,对照组出现绿色荧光并开始扩散,而处理组没有出现荧光;注射TMV-GFP后96h,对照组绿色荧光已扩散到整株至心叶,而处理组的注射部位才出现零星的荧光,间接ELISA实验结果与上述结论相一致。目前,实验结果表明异源表达α-MC对TMV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对植物细胞的毒性较小。异源表达α-MC对植物病毒的抗性作用是否会诱导植物中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引起更强的防御反应,其作用机理还在进一步研究中。

  • 【会议录名称】 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6-11-10
  •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成都
  • 【分类号】S432.2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