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台风近地面平均风速的时距选取与其强度估测关系的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蔡凝昊明杰王元

【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 近年来随着台风和其带来的极端灾害天气频发,台风强度以及其致灾因素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而边界层在台风的生成和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海洋与大气交界面上的热量和动量交换是台风的发展和维持的重要因素。除此以外,台风边界层结构能够有效调制近地面风速,是造成地面破坏型风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虽然对台风边界层结构和湍流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第一手观测资料的缺乏,对登陆我国的台风边界层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本文以2008~2009年在广东省登陆的4个台风(0812号鹦鹉,0814号黑格比,0906号莫拉菲,0915号巨爵)共计7个观测站点的边界层高频风速观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4个登陆台风沿海近地面高频风速观测数据的做不同时距的平均处理,对不同风速,下垫面,台风强度下,平均风速的时距转换关系以及其对台风强度估计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不同资料中平均风速的观测时距不同,所得到的平均风速有较明显的差异,1min比10min一般高出10%以上。在台风强度估计方面,显然较小的时距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估台风强度,以1min和10min为例,计算近似的ACE和PDI值后我们发现,1min高估的台风强度在20%~40%范围左右;而对强度更高,风速更大的台风其高估可能更多。

【关键词】 台风强度边界层观测平均风速
  • 【会议录名称】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
  • 【会议名称】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时间】2015-10-14
  • 【会议地点】中国天津
  • 【分类号】P444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