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金属杂噻嗪的合成及其初步性能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金华杨宇惠张弘夏海平

【机构】 厦门大学化学系

【摘要】 过渡金属杂芳香化合物因其兼具有机金属化合物和芳香化合物的特征而备受关注。目前已有各类型过渡金属杂芳香化合物的报道1,如金属杂苯、金属杂吡啶、金属杂呋喃等。最近,本课题组报道了一系列全新的金属杂芳稠环体系—金属杂戊搭炔/烯。这一类金属杂芳香化合物具有超高的稳定性以及与普通有机体系截然不同的光谱特性2。此外,我们还通过分子设计,在金属杂环中引入氮原子,成功的合成了首例金属杂氮杂戊搭烯3。噻嗪类衍生物因具有显著的生理和药理活性而被广泛研究4,5。最近,我们发现含有环外亚胺键的锇杂环戊二烯13可以和硫代异氰酸酯发生形式上的[4+2]反应得到金属杂稠环2。2的金属杂环连接的环外亚胺键具有很强的亲核性,可以继续和亲电试剂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杂噻嗪3(Scheme 1)。该化合物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固体样品在120℃下可以稳定存在5个小时以上。DFT计算表明,金属杂噻嗪化合物3a有一定的芳香性(Figure 1)。此外,化合物2和3在紫外区和可见区甚至近红外区都具有吸收(Figure 2),并且3a在810 nm处都具有吸收。金属杂噻嗪类化合物的合成不仅进一步丰富了金属杂芳香化合物的品种,而且还有望发展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和光电材料领域的应用。

【基金】 973计划(2012CB821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21272193 and 21332002)资助项目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5-10-15
  • 【会议地点】中国广西桂林
  • 【分类号】O627
  •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