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药“显效理论”与药物研发新策略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蔡少青王璇尚明英徐风刘广学

【机构】 北京大学药学院

【摘要】 本文归纳出中药"显效理论",即中药通过"众多显效形式(显效型)的单靶点叠加作用、多靶点协同作用及毒性分散效应"发挥药效并削弱自身毒性。一中药可含千种成分,一成分进入体内后可产生百种代谢产物。无数成分及代谢产物中的众多显效形式可共同发挥"集团军式作用"。在药物分子少、靶点分子多时,中药不同种显效型分子可相继与靶点分子结合,发生叠加作用,当"靶点充分占位"时药效始启动。既有浓度上的又有时间段先后的叠加作用,这使得药效持久。显效型呈现药效叠加和毒性分散,源于不同显效型分子结构之间药效基团相同而毒性基团不完全相同。显效理论揭示中药可以众多成分及众多代谢产物参与发挥药效过程,包括叠加作用、协同作用及毒性分散效应。中药显效理论引导以相同靶点上多成分的叠加作用结合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为基础的药物研发新策略的确立。基于"单靶点叠加作用",可研发一个具有相同药效靶点的10种以上化合物组成的新型组合药物;由于每种化合物用量降低到1/10以下,其毒性当会大幅降低;利用"多靶点协同作用",再选择可作用于相同疾病不同靶点的另2~5组化合物,组成大复方药物。这大组合药物应有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高效性和毒性显著降低的优越性。

  • 【会议录名称】 第一届《药学学报》药学前沿论坛暨2015年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会议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一届《药学学报》药学前沿论坛暨2015年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会议
  • 【会议时间】2015-10-23
  • 【会议地点】中国天津
  • 【分类号】R28
  • 【主办单位】《药学学报》编委会、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