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近代上海城市对于宋庆龄的意义
【作者】 熊月之;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摘要】 宋耀如本不是上海人,他之所以在上海发展事业,不光由于教会的安排,更由于上海特定的中外文化格局适合他的发展。宋耀如六个子女都在教会学校读书,都到美国留学,日后都各有成就,也与上海特点的文化格局有关。宋庆龄能够称为杰出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战士,与她青年时期在上海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关。宋庆龄留学美国以前,上海已是中国风气最为开放的城市。宋庆龄在中西女塾读书时期,是其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也是上海理想主义、爱国主义、革命主义、民主主义激情澎湃时期。正是在这种氛围影响下,宋庆龄养成了自立、自强、爱国、民主的素质。宋庆龄作为重要人物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主要是在孙中山去世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她的活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维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揭露、谴责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高举抗日爱国旗帜,支持抗日战争;谴责国民党镇压、杀害爱国民主人士,努力保护、营救爱国民主人士;投身世界反法西斯运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得力于两大因素,一是其孙夫人的身份,使得想加害于她的国民党当局有所顾忌;二是近代上海一市三治特殊的政治环境,为宋庆龄的政治活动提供了行动便利。世界眼光、民主精神、宽广胸怀、刚正、勇敢、坚韧、看似纤弱实则坚强,宋庆龄身上闪射出来的这些夺目光彩,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正相契合。
- 【会议录名称】 孙中山宋庆龄文献与研究(第二辑)
- 【会议时间】2011-01
- 【分类号】K827;K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