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门洪华高宇宁

【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 中国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国内保障供应的经济问题,能源安全不是单纯的能源问题,也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对外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经济利益以及外交手段等多层次的战略问题。鉴于能源供应不足可能成为中国崛起的最大障碍之一,能源安全在中国大战略中的地位悄然上升,并越来越成为中国战略思考的重心之一。本文力图概述中国能源生长与消费现状及其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定位,以此突出油气资源在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中的战略地位,剖析中国为维护能源安全采取的战略措施,并就如何确保能源安全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作者指出,中国的能源资源结构和消费结构不合理,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能源短缺问题将愈加突出,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着眼,少碳、无碳能源供应系统是21世纪的发展方向。鉴于此,进一步扩大石油、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分量将是大势所趋。从长远和全球的观点来看,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就是石油、天然气消费的问题。鉴于中国油气能源的供不应求,如何确保油气进口安全就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作者认为迄今为止,中国在增进能源安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性措施,主要有:实施"走出去"战略,投资海外产油区;加强与油气大国的政治、经济联系,实施能源来源多元化战略;减少对海上战略通道的依赖,勾勒管道梦想;加强国内勘探,扩大国内油气行业的对外开放;发展天然气工业等。作者认为,未来数十年里,全球油气资源供应充足,油气供需发展的总体态势会越来越安全,中国的积极参与可以改善和加强世界能源安全体系,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油气进口将成为中国的重要战略武器。从中国的角度看,利用国际石油资源是中国优化能源结构和确保能源安全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中国应该树立走出国门、分享国际油气能源的战略思想,加大利用国际资源的力度,以最终保证中国未来中长期的油气资源供应,增进能源安全。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中短期目标是:服从国家发展的需要,提供最经济、安全、高效、清洁的可持续能源供应,满足中国今后几十年持续性高速增长的需求,确保中国实现建立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作者强调,基于以上战略目标,在继续采取上文所剖析的战略措施的同时,应该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建立稳定的石油安全机制;建立蛛网式能源战略通道、确保战略通道的畅通无阻;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增进整体的能源安全,降低区域内或全球范围内的能源价格,建立互利的能源安全共同体;适时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加强能源管理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海军建设,保障国家海外战略利益。

【关键词】 中国能源安全石油进口政策建议
  • 【会议录名称】 国情报告(第七卷 2004年(上))
  • 【会议时间】2012-09
  • 【分类号】F20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