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基于优势等位基因的棉花抗黄萎病性状的分子鉴定
Elite Alleles-Based Molecular Detection for Verticillium Wilt Resistance in Cotton
【作者】 赵云雷; 王红梅; 陈伟; 龚海燕; 桑晓慧; 崔艳利; 赵佩;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发掘棉花抗黄萎病相关的优势等位基因,利用优势等位基因对棉花抗黄萎病性状进行分子检测,有助于实现对抗病性的快速鉴定和对抗病基因型的直接选择,有效解决当前抗病性鉴定周期长、抗病性选择效率低的技术难题。选用125份陆地棉优异种质,分别采用田间黄萎病病圃鉴定和温室接种鉴定对材料进行抗黄萎病鉴定,分析材料的抗病性变异;通过筛选前期获得的与棉花抗黄萎病表型显著关联的优势等位基因位点并计算其效应值,分析了不同材料中含有的优势等位基因数目及其优势等位基因效应值之和,研究了利用优势等位基因位点进行棉花抗黄萎病预测的可行性,并比较了基于优势等位基因位点的抗病性分子鉴定与传统抗病性表型鉴定的相关性。结果:陆地棉在黄萎病抗性上表现出广泛的变异,125份种质材料在田间病圃鉴定条件下和温室鉴定条件下的抗黄萎病相对病指变化范围分别为10.10~76.6和17.01~72.63;基于前期的研究结果共筛选到40个抗黄萎病优势等位基因,效应值的变化范围为-8.20~-0.39,每份材料含有的优势等位基因为1~24个,每份材料中的优势等位基因之和的变化范围分别为-92.37~-0.86;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每份材料中含有的优势等位基因效应值之和与材料的抗黄萎病相对病指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病圃鉴定与温室鉴定条件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6和0.566,材料的优势等位基因数目与材料的抗黄萎病相对病指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8和-0.535。棉花种质材料中含有的优势等位基因数目、优势等位基因效应值之和与材料的抗黄萎病相对病指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抗黄萎病优势等位基因的累加具有明显提高抗病性的作用,材料所含有的优势等位基因数目和优势等位基因效应值之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材料抗病性的强弱,从而实现对抗病性的分子鉴定。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2016年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2016年年会
- 【会议时间】2016-08-08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徐州
- 【分类号】S435.62
- 【主办单位】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