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SIV感染猴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及其在艾滋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 卢耀增; 吴小闲; 魏强; 王阶; 徐艳峰; 鲍琳琳; 陈颂; 郭卫中; 孙丽华; 王卫; 丛喆; 蒋虹; 潘菊华; 黄世敬; 朱华; 黄澜; 马春梅; 秦川;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摘要】 为探讨SIV感染猴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变化及其在猴艾滋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28只恒河猴静脉接种SIVmac239株病毒,按实验计划猴分别进行安乐死尸检,病理标本制作按常规进行,HE染色和Tunel,Ki67和CD19免疫组化染色,光镜检查。神经细胞计算用Olympus软件Image-Pro Plus 4.5。中国恒河猴静脉感染SIVmac239 1周即可在脑脊液和基底节中分离出SIV,病毒载量4.8E+02spies/ml。在1周、2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均可分别检测出脑的SIV病毒和病毒载量,与此同时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神经细胞丢失,退行性变和无核神经细胞。少数胶质细胞核染色质呈线球状固缩,也有形成胶质小结。脑基质的病变:脑膜炎、脑炎、室管膜炎、脉络丛炎、脑白质病等。此外腰、骶神经节和胸交感神经链的神经节细胞也受到一定的损害。神经细胞病变的定位:见于大脑、丘脑、下丘脑、基底节、海马、黑质、红核、桥脑、延脑、脊髓和小脑的神经细胞核团。SIV损害神经细胞的病变:神经细胞退行性变,神经细胞固缩、红染、尼斯尔小体消失,胞质溶解,胞质形成网状、胞质空泡变,突触或轴索神经原纤维溶解。神经细胞核病变:核破裂,核质溶解、染色质碎裂或凝结、贴近核膜、染色质溶解、消失,核仁消失,核仁小体消失和出现无核神经细胞等。神经节的病变见节细胞固缩、核消失、细胞消失。以SIV猴颈髓(双侧)前角和延脑(双侧)舌下神经核的神经细胞和无核神经细胞计算与对照猴比较,猴SIV感染后神经细胞持续丢失和减少,无核神经细胞率不断上升。由于神经细胞受创和丢失,一般在核团内神经细胞损失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神经症状。如艾滋病痴呆,认知能力减退,甚至运动障碍,病变见于海马和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受损。本次实验猴尚未发现神经功能障碍,但下视丘神经核团神经细胞受到破坏导致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均受到影响。而神经节的损害影响脏器的功能也见于艾滋病猴。如出现反复腹泻药物难以控制。由此可见艾滋病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和末梢神经节。其祸害是不能忽视的。
- 【会议录名称】 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换届暨第九次学术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九次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学术交流会暨防治艾滋病分会换届改选会议
- 【会议时间】2013-05-01
- 【会议地点】中国河南郑州
- 【分类号】R512.91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