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水稻秸秆还田对麦田杂草化学防治及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晓琳张卓亚李贵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实行稻麦两熟耕作制度,水稻秸秆还田已成为该地区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虽然秸秆还田可以通过化感效应和物理阻碍抑制杂草的萌发和生长,但随着有待还田的秸秆量越来越多,如何将秸秆还田与其它农艺措施有机结合以充分发挥秸秆还田的农田生态效应日益成为农业生产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对化学除草剂药效的影响较为复杂,还田量、还田方式以及环境条件等显著影响二者的关系。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不同水稻秸秆还田量对小麦田杂草发生、小麦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其对化学除草剂炔草酯(clodinafop-propargy1)和苯磺隆(tribenuron-methy1)药效发挥的影响。2012-2013年试验结果表明不使用除草剂情况下,随着水稻秸秆还田量增加(0、1125、2250、4500kg/hm2),小麦田杂草发生密度显著下降,4500kg/hm2秸秆还田量下小麦拔节期前杂草发生量下降23.6-71.5%;而秸秆还田下使用除草剂,杂草发生量虽然同样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下降,但不同还田量之间无显著差异,且除草剂药效未受到影响。同时,秸秆还田或除草剂单独或结合施用均对小麦生长发育无明显的胁迫影响,4500 kg/hm2秸秆单独还田下,小麦苗期功能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抽穗期气孔导度(Cond)、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较对照(无秸秆还田,无除草剂)明显增加;小麦千粒重增加3.9-4.2%、有效穗数增加6.4-6.7%、产量增加14.3-16.1%。4500kg/hm2秸秆单独还田对杂草控制效果、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均与推荐剂量炔草酯[67.5g(a.i)/hm2]、推荐剂量苯磺隆[225g(a.i)/hm2]单独使用无显著差异,且该还田量结合除草剂使用对小麦生育后期功能叶净光合速率、气体交换、水分利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说明本试验条件下,4500kg/hm2秸秆还田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生产中运用得当,具有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减少化学除草剂用量的潜能。

【关键词】 水稻秸秆炔草酯苯磺隆杂草小麦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22);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9B02)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二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15-08-04
  • 【会议地点】中国山西太原
  • 【分类号】S451.221
  • 【主办单位】中囯植物保护学会杂草学分会(Weed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CSPP)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