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准噶尔盆地西山窑组沉积期古地貌的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敏芳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摘要】 <正>众所周知,沉积盆地往往具有多旋回性,属于叠合盆地,它是一幕一幕演化而来的,而盆地的演化过程正是成矿的过程[1],因此,不同沉积期的古地貌恢复对于阐明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准噶尔盆地地处中亚腹地,行政区划上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管辖,是新疆境内三大盆地之一。地理坐标大致介于北纬43°20′~46°40′和东经82°30′~91°30′之间。它的四周为褶皱山系所环绕,西北边界为扎伊尔山和哈拉阿拉特山,东北边界为青格里底山和克拉美丽山,南界是天山山脉的伊林黑比尔根山和博格达山,盆地构造单元可以划分为6个一级构造单元、44个二级构造单元(图1)。现今盆地平面形态大致呈三

【基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项目(CUGQNL0735)”资助成果
  • 【会议录名称】 地球资源环境定量化理论与应用——2009年全国数学地球科学与地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地球资源环境定量化理论与应用——2009年全国数学地球科学与地学信息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9-06-28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P628.3;P531
  • 【主办单位】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thematical Geosciences)、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和地学信息专业委员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Mathematical Geology and GeoInformatics)、中国地质调查局(China Geological Survey)、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thematical Geosciences)、中国地质大学(武汉)(Chinese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中国地质大学(北京)(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中国矿业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Institute of South Sea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核工业研究院(China National Nuclear Research Institute)、广州科技论坛/沙龙、广东省地质勘查局(Guangdong Provinci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广东省地质学会(Geological Socie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