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洪伟郭开今王业华高绪仁辛兵周冰

【机构】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摘要】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病因,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自2005年6月~2012年8月收治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57~82岁,平均63岁。均有跌倒或扭伤史。按Vancouver分型,A型2例,采用保守治疗;B1型7例,应用形状记忆环抱器固定;C型3例,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1个月,平均18.2个月,骨折均愈合,假体稳定,无感染、畸形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讨论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合理的分型,有助于恰当评估病情、正确选择治疗方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有十几种,大部分以骨折位置及其与假体的对应关系为依据。目前推崇使用的是Vancouver分型,该分型不仅参考了骨折的部位,还参考了原假体的稳定性和患者股骨的质量,对临床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目标是:早期获得骨折的骨性愈合,恢复股骨的长度和正常解剖力线,保持或重建假体的稳定性,早期能够进行无痛性功能锻炼,尽量改善和保持关节及下肢的功能,维持骨量,纠正骨缺损,减少并发症。不同类型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临床上难以处理的问题,但是通过综合分析骨折类型和病人具体病情,采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是能够给患者带来满意疗效的。

  • 【会议录名称】 第四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大会暨2014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四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大会暨2014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4-07-26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杭州
  • 【分类号】R687.4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上海市医学会创伤专科分会、江苏省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