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人类活动对港湾岸线及景观变迁影响的比较——以中国象山港与美国坦帕湾为例
【机构】 宁波大学城市科学系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 利用多时期遥感数据,以10a为时间步长,提取1985~2015年4个时期中国象山港和美国坦帕湾的岸线空间位置、长度和曲折度以及港湾地区景观构型、多样性和破碎度等信息,构建海岸人工化和港湾景观人工干扰指标,探讨人类活动对港湾岸线、景观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30年来,象山港和坦帕湾自然岸线长度不断缩减,人工岸线长度呈先增后稳定的态势。由于两地人类活动方式的差异,象山港局部岸段形态发生剧烈变化,岸线曲折度不断变小;而坦帕湾岸线形态变化较小,岸线曲折度几乎保持不变;21985~1995年,象山港海岸人工化不断加强,1995年以后有所减弱,但人类活动的影响范围逐渐变大,几乎遍及整个港湾海岸。1985~2015年,坦帕湾海岸人工化强度虽有加强,但增幅缓慢,海岸人类活动也主要集中于各沿海城市区域;31985~2005年,象山港和坦帕湾各人工化强度等级样区景观平均斑块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但2005~2015年,象山港各强度样区景观平均斑块面积变化趋势不一,坦帕湾各强度样区变幅则较为平稳;41985~2005年,象山港各强度样区景观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大,而坦帕湾变化不一。2005~2015年,两港湾人工化强度由弱至强,景观多样性指数先增后减;51985~2005年,象山港和坦帕湾不同人工化强度样区,景观破碎度指数逐渐增大;2005~2015年,两港湾人工化强度由弱至强,景观破碎度指数呈减小趋势。
- 【会议录名称】 2015年浙江省地理学会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2015年浙江省地理学会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5-09-18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宁波
- 【分类号】P737.1;P901
- 【主办单位】浙江省地理学会、宁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