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桃仁炮制去皮的机理探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许亚韬孙飞孟江王淑美梁生旺

【机构】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桃仁炮制品的苦杏仁酶活性、苦杏仁苷含量及其毒性大小,探究桃仁炮制去皮的机制。方法:通过苦味酸试纸变色反应测定桃仁中苦杏仁酶的活性。采用HLPC测定不同桃仁炮制品中苦杏仁苷含量,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15:85),检测波长210 nm。利用急性毒性试验比较桃仁不同炮制品的毒性大小。结果:生桃仁可使苦味酸试纸变为红色,燀桃仁不变色。生桃仁中苦杏仁苷质量分数3.48%,贮藏6个月后苦杏仁苷含量明显降低至2.53%;燀桃仁中苦杏仁苷质量分数(3.19%)较生桃仁略低,贮藏6个月后苦杏仁苷含量(3.10%)变化不显著;燀桃仁(未去皮)水提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55.907 g·kg-1,燀桃仁(去皮)水提物的LD5082.943 g·kg-1。结论:桃仁经燀制后会使苦杏仁酶完全灭活,可防止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因酶解而损失。桃仁燀制后去皮可降低毒性,提示桃仁燀后去皮的炮制方式具有合理性,应按照传统燀后去皮用,为桃仁炮制工艺研究及炮制技术规范提供参考。

  • 【会议录名称】 2014年全国中药炮制学术年会暨中药饮片创新发展论坛及协同创新联盟会议会议讲义
  • 【会议名称】2014年全国中药炮制学术年会暨中药饮片创新发展论坛及协同创新联盟会议
  • 【会议时间】2014-11-15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南京
  • 【分类号】R283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中药饮片及生产设备协同创新联盟、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饮片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