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温里药温中止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 陈艳芬; 杨超燕; 明露; 黄庆芳; 唐春萍; 陶曙红; 尹永芹; 杨全; 陈嘉欣;
【机构】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摘要】 目的:温里药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类中药,代表药物有附子、干姜、吴茱萸、高良姜、肉桂、花椒、荜澄茄等,其中,温中止痛是最重要的功效之一,常被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和呕吐泄泻等中焦里寒证。鉴于各味温里药的临床功效及药材特点,本研究结合整体动物和离体器官试验系统地考察高良姜、吴茱萸、干姜、肉桂等温里药与温中止痛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及甲醛致痛法等经典疼痛模型考察各种温里药的镇痛作用,采用番泻叶脾胃虚寒泄泻模型考察温里药的抗寒证腹泻作用,以新斯的明胃肠运动亢进模型和离体肠试验考察温里药的胃肠解痉作用,最后综合评价各味温里药的温中止痛作用。结果:高良姜、吴茱萸、干姜、肉桂能不同程度提高小鼠热刺激的痛阈值,降低醋酸诱发小鼠的扭体次数,缩短甲醛致痛后小鼠舔右后足的时间(P<0.01-0.05);高良姜、吴茱萸、干姜、肉桂能明显降低脾胃虚寒腹泻小鼠模型的稀便率和腹泻指数(P<0.01-0.05);高良姜、肉桂、吴茱萸均能提高小鼠胃内残留量(P<0.05),对新斯的明所致胃排空亢进有抑制作用;高良姜、吴茱萸、干姜、肉桂四种温里药能显著降低小鼠炭末推进率(P<0.05),对新斯的明所致小肠运动亢进有显著抑制作用;高良姜、吴茱萸、干姜、肉桂不同剂量对离体肠的正常收缩和兴奋状态有不同的影响。结论:高良姜、吴茱萸、干姜、肉桂有不同程度的温中、解痉、止痛作用,为该类药物的科学合理应用和进一步的温度感受器调控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会议录名称】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4-08-07
- 【会议地点】中国山西太原
- 【分类号】R285.5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