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焦虑症患者Quisi监测的睡眠脑电特点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路英智蒲金玉

【机构】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观察焦虑症患者Quisi监测的睡眠脑电特点,以分析Quisi在焦虑症辅助诊断中的价值及适应症。方法:于2004/2005选择淄博市精神病医院进行心理咨询就诊的焦虑症患者26例(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14分),正常对照组为来自本院的按照年龄、性别相匹配原则配伍的志愿者22人。应用德国Quisi仪,对所有受试者的睡眠脑电图进行连续2夜测试。测量的睡眠参数包括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和快速眼运动睡眠3个方面的15项指标。即:总记录时间、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睡眠总时间、觉睡比、睡眠效率、睡眠维持率、快速眼运动睡眠潜伏期、第1阶段百分比、第2阶段百分比、第3阶段百分比、第4阶段百分比、快速眼运动睡眠百分比、暂停百分比、伪迹百分比。结果:26例焦虑症和22名正常人均收到完整的睡眠记录,全部纳入结果分析。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焦虑症组出现睡眠潜伏期和醒觉时间增加[(34.5±17.9),(23.9±17.4),t=2.0,P<0.05],[(39.8±21.9),(19.3±14.9)min,t=3.6,P<0.01];睡眠效率和睡眠维持率下降[(83.7±6.9)%,(93.3±5.1)%,t=5.29,P<0.01],[(88.8±9.1)%,(99.8±4.9)%,t=5.7,P<0.01];快速眼运动睡眠潜伏期减少[(69.9±16.3),(88.6±15.9)min,t=4.9,P<0.01];快速眼运动第2阶段睡眠百分比增加[(55.3±11.9)%,(47.5±7.8)%,t=2.56,P<0.05];第3阶段睡眠百分比减少[(8.9±6.9)%,(14.1±6.1),t=2.7,P<0.01];快速眼运动睡眠百分比减少[(10.1±5.9)%,(16.9±5.1),t=4.1,P<0.01];伪迹百分比增加[(3.9±1.3)%,(1.9±0.8)%,t=6.1,P<0.01]。2焦虑症组患者第1夜的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睡眠总时间、觉醒睡眠比、睡眠效率、睡眠维持率、快速眼运动睡眠潜伏期、第1~第4阶段百分比、快速眼运动睡眠百分比等指标与第2夜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Quisi测量、记录的各项睡眠指标稳定、方便临床应用,特别适合于全夜监测。在不具备脑电监测技术的基层医院中,Quisi技术对焦虑症的辅助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 【会议录名称】 第八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暨第八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15-08-20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B842.6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