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禾谷镰孢菌对咯菌腈的抗药性诱导及对不同药剂的交互抗性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贾娇苏前富孟玲敏张伟李红刘婉丽晋齐鸣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摘要】 咯菌腈是一种新型苯基吡咯类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马铃薯早疫病和大豆菌核病等病害有良好的防效。研究发现,该药剂对玉米茎腐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然而,目前未见该药剂对玉米茎腐病病原菌抗药性的研究报道。因此,为评估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对咯菌腈的抗药性风险,本研究通过室内紫外照射获得抗咯菌腈突变体,测定抗性突变体对咯菌腈、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的敏感性,研究了亲本菌株与抗性突变体之间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经紫外照射5 min后,共产生17株抗咯菌腈突变菌株,其对咯菌腈的EC50值是亲本菌株的4 00017 000倍;300μg/mL咯菌腈浓度下,多数抗性突变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率与亲本菌株无明显差别,且亲本菌株和抗性突变菌株分生孢子均可以正常萌发,未产生芽管畸形;相关分析显示,所得抗咯菌腈突变体对苯醚甲环唑无交互抗性,对戊唑醇和嘧菌酯产生正交互抗性。相关研究报道,经药剂驯化对咯菌腈产生抗药性的核盘菌菌株对咯菌腈的抗药性是其亲本菌株的2000倍以上;经紫外诱变的抗咯菌腈突变菌株灰霉菌和早疫病菌对咯菌腈的抗药性是野生型菌株的310倍和34.87倍,表明不同菌株对咯菌腈产生抗药性的程度不同,且咯菌腈主要通过抑制禾谷镰孢菌的菌丝生长来起到防治玉米茎腐病的作用。研究发现,应用咯菌腈防治番茄灰霉病时,咯菌腈与多菌灵、乙霉威、腐霉利、嘧霉胺和啶酰菌胺无交互抗性;在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时与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无交互抗性,与异菌脲和腐霉利之间存在正交互抗性;在防治核盘菌引起的病害时与二甲酰亚胺之间存在正交互抗性,表明同一药剂在防治不同病害时与其他药剂之间产生的交互抗性不同,尽管产生交互抗性的药剂与咯菌腈不属于同一类型杀菌剂,其之间仍然可能会产生抗药性。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禾谷镰孢菌对咯菌腈存在中等抗性风险。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咯菌腈抗药性
【基金】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吉林省科技厅基金项目(20140520158JH)
  • 【会议录名称】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5-07-21
  • 【会议地点】中国海南海口
  • 【分类号】S432.4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病理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Plant Pathology)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