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花生不产毒黄曲霉菌的分子特征和生防作用的研究
【作者】 晏立英; 康彦平; 雷永; 万丽云; 程珂; 廖伯寿;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作物遗传改良与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摘要】 从全国20多个省份收集的花生荚果样品中分离得到109个黄曲霉不产毒菌株。利用黄曲霉毒素合成簇的关键基因ver1,nor1,aflR和omtA基因的特异PCR引物对这些菌株的DNA进行4重PCR的扩增,进一步利用黄曲霉毒素合成簇及上下游共30个基因的特异引物对这些真菌DNA进行多基因单一的PCR扩增,随后对黄曲霉毒素合成簇存在多基因缺失的一些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上、液体培养液中与强产毒菌株进行混合接种培养,结果表明,109个不产毒菌株在4重PCR的扩增片段中存在不同的基因缺失类型,单基因的缺失(ver1缺失,nor1缺失,omtA缺失),双基因的缺失,三个基因的缺失和4个基因缺失等多种缺失类型。进一步进行黄曲霉毒素合成簇基因的PCR扩增表明,109个黄曲霉菌DNA存在8中基因缺失类型,其中2个菌株缺失了黄曲霉毒素合成簇的全部基因。对部分黄曲霉毒速合成簇基因缺失较多的菌株与强产毒菌株AF2202的混合培养发现,混合培养菌株与单独接种AF2202相比,毒素含量明显降低,表明这些不产毒菌株具有削弱AF2202毒素产生的作用,存在降低黄曲霉毒素的生防潜力。
【基金】 全国农产品加工原料真菌毒素及其产毒菌污染调查(2013FY113400);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CRAS-14)
- 【会议录名称】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5-07-21
- 【会议地点】中国海南海口
- 【分类号】S476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病理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Plant Pat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