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长期施肥高寒草甸三种植物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孟益明张琪刘永俊冯虎元

【机构】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高寒草甸植物内生真菌如何响应长期施肥,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对高寒草甸样地中三种植物进行四年氮肥(NH4NO3)施加,对样品叶片内生真菌高通量测序。研究发现1)未经表面消毒的植物叶片中未分类真菌(Fungi Unclassified)数量不足0.07%,而表面消毒的三种植物中这一数值达到95%以上,表明对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才刚起步。2)三种植物中,不施肥(0 g·m-2)或低肥(5 g·m-2)条件下毛球壳科(Lasiosphaeriaceae)内生真菌显著高于高施肥条件(10 g·m-2或15 g·m-2);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var.flore-minore)中,新球腔菌科(Davidiellaceae)和小穴壳科(Dothioraceae)等科的内生真菌在不施肥或低施肥条件下数量显著高于高施肥条件;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在低肥浓度下荚孢腔菌科(Sporormiaceae)和丛赤壳科(Nectriaceae)内生真菌数量显著高于高肥浓度,而Togniniaceae和叶黑粉菌科(Entylomataceae)内生真菌在高浓度氮肥下却显著增加;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中线黑粉菌科(Filobasidiaceae)内生真菌在低肥浓度下数量显著高于高肥浓度。3)三种植物中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差异极显著,不同施肥梯度显著改变了披针叶黄华内生真菌群落丰富度,且这些指标与植物碳、氮、磷含量显著相关。我们的研究揭示了施肥会对植物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产生一定影响;此外还揭示了一些寄生内生真菌,其数量随环境条件改变发生显著变化,表明内生真菌对宿主的作用并非早期研究表明的均为有利,而是会随着环境和宿主基因型的改变而改变。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026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450)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5-09-20
  •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 【分类号】Q948.122.3
  • 【主办单位】中国菌物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