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国陆相油页岩特征及成因类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刘招君孟庆涛柳蓉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 中国油页岩以陆相沉积为主,油页岩资源丰富,主要赋存于中新生界,颜色一般为黑—深灰色、灰褐色—棕褐色,一般富矿油页岩比贫矿油页岩颜色深。油页岩中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粘土矿物为主,粘土矿物中高岭石含量相对较大。中国油页岩总体质量特征中等偏好,含油率>5%的页岩油资源占67.64%,灰分产率一般为53.27%—84.35%,多属高灰分油页岩。发热量各地区差别较大,最小值为4.19KJ/g,最大值可达34.60 KJ/g,而同一地区不同层位的油页岩发热量也不相同。就伴生元素而言,油页岩中富含大量的稀土、微量元素,使油页岩具有巨大的综合利用潜力。从有机成因角度,中国陆相油页岩可以分为腐泥型油页岩、腐殖腐泥型油页岩和腐泥腐殖型油页岩;从油页岩的沉积环境成因角度,可以划分坳陷湖成油页岩、断陷湖成油页岩和断陷湖沼油页岩;从油页岩形成的水体性质角度,可以划分为淡水油页岩和半咸水油页岩。一般,中国陆相油页岩中湖沼油页岩与煤伴生,多为腐殖腐泥型油页岩和腐泥腐殖型油页岩;而湖成油页岩一般单独存在或为煤层顶板,多为腐泥型油页岩和腐殖腐泥型油页岩。

【关键词】 陆相油页岩含油率灰分产率成因类型中国
  • 【会议录名称】 第十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十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8-09-22
  •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成都
  • 【分类号】P618.12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