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青海省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古地理及煤炭资源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青海省煤炭地质勘查院;
【摘要】 晚古生代泥盆纪伸展裂解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构造区表现最为强烈,在可可西里、玉树及秦昆结合部形成大量基性岩墙群,发育浅海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为古特提斯形成奠定基础。而在青海北部祁连、柴达木北东部等地强烈挤压造山,形成老君山组、牦牛山组等造山磨拉石建造。石炭纪时青海北部为柴达水陆块及祁连陆块,南部有羌塘-昌都陆块,古特提斯洋主洋域在青海境内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区。煤炭沉积区主要在青海北部柴北缘及祁连地区,含煤地层为晚石炭世克鲁克组和羊虎沟组。南部唐古拉地区含煤地层为早石炭世杂多群碎屑岩组、晚石炭世加麦弄群。上述南北部均为被动陆缘裂陷含煤盆地,在这些构造活动比较稳定的盆地中,富煤单元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煤层主要形成于三角洲平原、间湾和河道间洼地巴颜喀拉主要扩张区,为次深海-深海,并无煤系形成的条件。二叠纪古特提斯(多认为是多岛洋)洋壳向北部昆仑俯冲,形成东昆仑火山岩浆弧,同时也向南部俯冲形成乌兰乌拉-治多火山岩浆弧,柴达木陆块与祁连微陆块联合。于是在南部乌兰乌拉-治多火山岩浆弧与羌塘-吕都陆块之间构造活动性稳定的开心岭、乌丽、扎苏、达哈等地区形成煤系地层,沉积环境为靠近陆块一侧的障壁海岸、潮坪、局限台地和开阔台地。盆地类型为类前陆含煤盆地。杂多、囊谦一带为浅海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区。柴北缘及祁连地区也有形成煤炭的可能,应该进一步调查验证。三叠纪继承了古特提斯洋发展的特点,洋壳向北部昆仑继续俯冲增生,东昆仑火山岩浆弧扩大,南部的乌兰乌拉-治多火山岩浆弧继续存在。但南部石炭纪浅海向西迁移,青海杂多、囊谦一带为海陆过渡环境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形成晚三叠世结扎群含煤系巴贡组,沉积环境为潮坪三角洲,可能为陆缘裂陷盆地。柴北缘及祁连地区海水退缩,构造活动性弱,南营儿组也有形成煤炭的可能,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煤层应该进一步调查验证。三叠纪末巴颜喀拉古特提斯洋闭合,众多专家认为主洋在青海东南三江地区,青海祁连、柴达木及昆仑陆块联合,随之南部松潘-甘孜褶皱带形成。近儿年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发现在可可西里马兰山有晚三叠世中期海陆交互相含煤线沉积地层。侏罗纪是陆相煤系地层及烃源岩形成的时划。青海北部柴达木西北缘及北缘、祁连及东昆仑-阿尼玛卿形成一系列类前陆盆地、走滑及断陷盆地。在昆仑-秦岭以北形成类前陆盆地,最大的属柴达木盆地北缘及柴达木盆地西部冲断带类前陆盆地,柴北缘侏罗纪盆地越过现今的阿尔金山,与新疆境内侏罗纪盆地相连,属于陆内逆冲带类前陆含煤盆地。奠基于祁连地块之上的江仓、热水、默勒和西宁大通、小峡等盆地是青海东北部主要含煤盆地,其盆地性质为山间断陷盆地,其中江仓、热水、默勒及大通是较大的断陷盆地。东昆仑南坡、西秦岭及积石山区尚发育有一些小型含煤盆地,如红水河、八宝山、红土坡、黑山、大武等,为一系列受控于东昆南-阿尼玛卿断裂系统的未成熟走滑拉分盆地。青海南部地区乌兰乌拉-雁石坪-杂多以线以南为浅海盆地,发育较好的多套烃源岩和油页岩,现在许多地质工作者都称其为羌塘盆地。而且自石炭纪以来,研究区古纬度变化范围在北纬30°~南纬30°20′之间,属于热带、亚热带及暖温带的湿热环境,为温暖潮湿气候,有利于植物的大量发育,但由于多岛洋盆的隔档和陆壳长期的海侵环境,其成煤时间比较短暂、范围小。形成了青海省最早的煤炭资源,即M1、M2及M3成煤期。
- 【会议录名称】 第十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十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8-09-22
-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成都
- 【分类号】P531;P618.11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