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5-磺基水杨酸与咪唑衍生物的铜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
【机构】 西安医学院药学院;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摘要】 5-磺基水杨酸作为水杨酸的一种衍生物,有三个配位基和多种配位方式,能够和多种金属形成配合物[1-3]。其金属配合物具有比5-磺基水杨酸本身更强的抗菌、杀菌作用[4]。考虑到引入第二配体可以增强配合物的脂溶性,使配合物对细菌细胞膜的渗透更容易,从而增强其抑菌效果。我们以5-磺基水杨酸(H3ssal)与N-甲基-2,2’-联咪唑(Me Hbiim)为配体合成其铜配合物{[Cu(Me Hbiim)(Hssal)(H2O)]·0.5H2O}n,得到其单晶,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粘度法研究其与DNA相互作用模式。X-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离子Cu(II)与Me Hbiim上的两个N原子,Hssal2-配体的磺酸基和羧基的两个O原子,以及水分子的O原子配位,形成五配位四角锥的几何构型。5-磺基水杨酸只脱去两个氢(保留羟基上的氢),采用μ2双-单齿配位模式,将相邻的铜原子连接起来,扩展为一维链。同时链与链之间通过氢键以及Hssa12-未脱质子的羟基O与Cu之间弱的配位作用力形成二维的层状结构。从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推测,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可能为插入模式。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E生物无机化学
- 【会议名称】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5-07-25
- 【会议地点】中国江西南昌
- 【分类号】O641.4
-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