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秦岭蝶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研究
【机构】 陕西省西安植物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资源与害虫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摘要】 秦岭山地位于东经104°30′~112°52′,北纬32°50′~34°45′,总面积约5.79万km~2。海拔200-3767m,垂直落差3567m。秦岭是中国南北自然环境的天然分界线;是古北界与东洋界两大动物地理区系的分界线和交汇过渡地带;是研究生物起源、发展和演替规律的天然基因库;其生物多样性具有世界范围的典型性、特殊性和代表性。秦岭蝴类资源丰富,是我国蝴蝶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上均具有特殊意义的关键地区,在研究蝴蝶多样性及其保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秦岭蝶类群落结构的组成及其多样性主要指标。结果表明:该地区有5科156属367种。属级构成:以蛱蝶科、灰蝶科分布的属最丰富,分别为68属、38属,两科占蝶类总属数的67.92%;粉蝶科最少,为11属,占总属数的6.41%。种级构成:蛱蝶科、灰蝶科及弄蝶科占优势,3科占总种数的82.01%,其中以蛱蝶科种类最多,达181种,占蝶类总种数的49.32%;凤蝶科的种类较少,30种,占到总种数的8.17%。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蛱蝶科最高,分别为1.62、3.92及0.97;粉蝶科的物种丰富度及均匀度指数最低,为0.48;多样性指数凤蝶科最低,为0.72。
- 【会议录名称】 第三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三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4-07-03
- 【会议地点】中国青海西宁
- 【分类号】Q968
- 【主办单位】青海省动物学会、陕西省动物学会、四川省动物学会、甘肃省动物学会、贵州省动物学会、新疆动物学会、云南省动物学会、宁夏生物学会、重庆市动物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