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塔中北斜坡下奥陶统鹰山组优质储层的分布及控制因素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近几年在下奥陶统鹰山组实现了较大的勘探突破。经历了埋藏成岩作用的压实与改造,鹰山组基质孔隙度几乎消失殆尽,岩性致密,成岩程度高,其储层受控因素多样,油水关系复杂,严重制约着油气勘探的进行。经过岩心、薄片、地震测井等方面的研究,鹰山组大致分4个层段,储层发育较好的地方主要分布在鹰一、鹰二层间岩溶带、断裂裂缝发育区及局部白云岩发育带,受岩性岩相、古地貌、构造等因素影响。鹰山组主要发育高能砂屑滩、中低能砂屑滩、滩间海、半闭塞泻湖四种沉积微相,滩相沉积有利于优质储层的形成。鹰山组地层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剥蚀逐渐加大、残余厚度逐渐减薄。鹰一段地层出露区储层主要发育在鹰一下亚段,以裂缝孔洞型和裂缝型储层,鹰二段地层出露区储层主要发育在鹰二上、下亚段,以裂缝孔洞型储层为主。构造断裂活动,特别是北东向走滑断裂及后期裂缝对储层改造作用很大。整体上鹰山组储层类型以裂缝孔洞型和孔洞型为主,集中分布在不整合面之下260m范围之内,呈准层状分布。而纵向上发育有多套高阻层,储层被多套高阻层所分隔,呈多层叠置。白云石化作用可形成优质孔洞-孔隙型储层,成因有埋藏成因和热液成因,分别控制白云石化储层的成层性和局部穿层性。大套厚层滩体发育提供优质储层发育的基础,不整合面控制的层间岩溶作用是缝洞型储层形成的最关键因素,高阻层的发育使得储层"多层叠置",断裂、相关裂缝及白云石化作用改造鹰山组形成复杂缝洞型储层。
- 【会议录名称】 第八届中国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藏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第八届中国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藏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5-04-27
- 【会议地点】中国杭州市
- 【分类号】P618.13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北京石油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