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脑神阳衰”证对“热入心包”证的发展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招萼华王翘楚

【机构】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市中医医院

【摘要】 <正>外感热病进入严重阶段,出现高热神昏症状。《伤寒论》对此的认识是太阳蓄血证和阳明腑实证,分别用桃核承气汤和抵当汤、丸治疗。此种认识并未与脏腑相联系。叶天士结合"心主神明"的理论,对此的认识是"热入心包"证,用清宫汤治疗。这个认识现在已为中医界认同。然而,中医学是向前发展的。丁甘仁、祝味菊等人又认识到,高热神昏有阳虚的证型,与"热入心包"有霄壤之别(丁甘仁语),用温药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但其理论尚未被中医界认同,有必要加以介绍,希望有益于中医脑病学。

  • 【会议录名称】 睡眠疾病临床与相关基础研究学术交流会暨继续教育培训班论文集
  • 【会议名称】睡眠疾病临床与相关基础研究学术交流会暨继续教育培训班
  • 【会议时间】2014-09-29
  •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 【分类号】R222.2
  • 【主办单位】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全国名老中医王翘楚传承工作室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