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阈下的转型期我国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彬张婧妍

【机构】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摘要】 基于耗散结构与熵理论研究转型期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与动力机制,认为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符合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和涨落等四个特征,能够构成一个耗散结构。因此,通过耗散结构四个特性探究转型期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提出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有:树立创新理念,营造创新氛围,建立学科交叉平台,扩大创新型高校人才队伍,建立国际创新研发基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渠道合作,创新教育资源,创新课程设置体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高校联合办学,创新大学运行机制等,以期对转型期我国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理论视野。

【关键词】 耗散结构熵理论创新人才对策建议
【基金】 2014年度辽宁省统战理论研究课题“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非公经济迎接挑战的路径选择——推进辽宁政府简政放权的视角”;2014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辽宁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借鉴日本“加拉帕戈斯”现象的教训”(2014lslktiziglx-12);2014年度沈阳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沈阳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借鉴日本产学研联盟经验”(sysk2014-02-08);2014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面向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 【会议录名称】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摘要集
  • 【会议名称】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4-10-21
  • 【会议地点】中国辽宁鞍山
  • 【分类号】G642.0
  • 【主办单位】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