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肥大细胞对重组口蹄疫病毒VP1-VP4蛋白的模式识别效应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燕张莎莎张义明李丽敏王家鑫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免疫学实验室

【摘要】 目的 :肥大细胞(MC)一直被认为是超敏反应的效应细胞,但最近发现,病原体可刺激MC脱颗粒释放组胺和细胞因子,藉此启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MC表达Toll样受体(TLR)、甘露糖受体(MR)和清道夫受体(SR)等,但对其在抗FMDV感染中的作用尚不了解。本文研究MC对重组FMDV VP1-VP4蛋白的模式识别作用。方法 :按本室报道方法制备重组VP1-VP4蛋白,用TLR2/TLR4抑制剂、MR抑制剂、SR抑制剂分别处理小鼠MC,然后负载VP1-VP4蛋白,分别记为TLR组、MR组和SR组;VP1-VP4蛋白负载的正常MC和未做任何处理的正常MC作为对照,分别记为MC+VP1-VP4组和MC组。分别于15、30、45、60 min时观察其脱颗粒,并在0.5、1、6、12、24 h时收集上清液,用ELISA检测其TNF-α含量。结果 :以脱颗粒MC数为指标,SR组在负载VP1-VP4蛋白15 min时显著低于MC+VP1-VP4组(P<0.01),其他组虽然有所减少,但与MC+VP1-VP4组差异不显著,这表明MC在受到VP1-VP4刺激后发生脱颗粒主要是由SR介导的。检测上清液中TNF-α含量的结果显示,在24 h时各抑制剂组的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MC+VP1-VP4组(P<0.01),其中MR组最低。这表明MC可通过MR、TLR2/TLR4和SR识别VP1-VP4,从而引起MC分泌TNF-α,其中以MR介导作用最强。结论 :MC主要通过SR和MR识别重组FMDV VP1-VP4蛋白,其中SR主要介导MC脱颗粒,MR则主要介导MC分泌TNF-α,但启动MC分泌TNF-α的时间却晚于其它病原体对MC的刺激。由于TNF-α可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增强其抗原提呈功能,所以FMDV结构蛋白延迟MC分泌TNF-α的现象可能是灭活FMDV疫苗免疫保护诱导期长的原因之一。

  • 【会议录名称】 第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汇编
  • 【会议名称】第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15-11-14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S855.3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Immunology)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