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银屑病病变形成机制中CD30L/CD30信号转导的作用研究
【作者】 岳丹; 由涌; 张晓清; 高云峰; 吕昌龙; 孙逊;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检验科;
【摘要】 目的 :银屑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慢性皮肤炎症性疾病。研究发现IL-17a等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皮肤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IL-17a的来源细胞主要是真皮内浸润的gamma delta T细胞,其通过分泌IL-17a、IL-17f和IL-22等炎症性细胞因子参与银屑病病变形成机制。目前有关CD30L/CD30信号转导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调节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利用CD30L基因缺失(CD30LKO)小鼠,建立银屑病样皮肤炎症动物模型,探讨CD30L/CD30信号转导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WT和CD30LKO小鼠,建立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模型:观测小鼠皮肤红斑、鳞屑和厚度、临床评分及组织病理学检测;皮肤炎症第5天,提取小鼠皮肤表皮、真皮或引流淋巴结内淋巴细胞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提取小鼠背部或耳部皮肤总m RNA,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组织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提取小鼠皮肤真皮内淋巴细胞,在T细胞刺激条件下培养48小时后,利用ELISA技术检测培养上清中炎症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 :与WT相比,CD30LKO小鼠:1.银屑病样皮肤炎症明显加重,表现为红斑、鳞屑、皮肤厚度等临床评分显著增高;2.表皮层和真皮层淋巴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增加;3.真皮、引流淋巴结内IL-17A和IL-22分泌水平明显增高;4.真皮及引流淋巴结内Vgamma 4+gamma delta T细胞数量和比例明显上升,并且IL-17A表达明显增高。结论:综上所述,CD30L/CD30信号转导在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的炎症抑制作用,暗示了利用刺激性单克隆抗体人为调节该信号可能有效的控制银屑病的发生与发展。但目前有关该信号在银屑病发病中的详细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
- 【会议录名称】 第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汇编
- 【会议名称】第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15-11-14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R758.63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Immu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