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Bi7F11O5的制备、结构与性质
【作者】 胡伟; 单排; 孙同庆; 刘宣文; 王策; 孔勇发;
【机构】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资源与材料学院; 南开大学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
【摘要】 本文以Bi(NO3)3·5H2O和ZnF2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氟氧化物Bi7F11O5。相比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水热法的条件要温和许多。Bi7F11O5属于单斜晶系C2空间群,Kurtz-Perry粉末倍频实验表明,其SHG效率为KDP的1.3倍,并能实现相位匹配(1.064μm)。基于键价理论的偶极矩计算表明,结构中四个Bi原子为中心的氟氧多面体表现出较大的偶极矩(9.5511.02 D)。但由于对称操作,单胞内多面体偶极矩在x和z方向上的分量互相抵消;而y方向上的分量又较小,从而导致Bi7F11O5的SHG效率仅略强于KDP。DSC/TG分析可知,Bi7F11O5在高温下是不稳定的,分解温度大致为420°C。同时,我们测量并分析了Bi7F11O5的红外与拉曼光谱。理论计算表明,Bi7F11O5是一种间接带隙化合物,能带宽度为3.8 eV,其价带顶主要由F和O原子的2p轨道构成,而导带底主要由Bi的5p轨道构成。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七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十七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CCCG-17)
- 【会议时间】2015-08-11
- 【会议地点】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 【分类号】O614.532
- 【主办单位】中国硅酸盐学会晶体生长与材料分会